服务专线:400-0909-361
投诉专线:
搜索
联系我们
ABUIABACGAAgmOrn0QUooNuQ-wQw5QM4hAI

7*24小时服务热线:

     ;       400-0909-361

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构建科技创新生态

——合肥奥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星链智能服装工厂事业部部长、庐阳区政协委员周海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笔者认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宏观层面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微观层面能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产学研主体的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创造出无限可能。那么,如何来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我在企业工作多年,先后走访多所大专院校,做了深入的产教调查,现结合实际情况想提几点意见供参考:


1657180779(1).jpg

笔者在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召开的“产学研”座谈会上发言

1、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政府要成为参与者、服务者、引导者。

政府要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参与者。特别是在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方面,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推动,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以产学研联盟为载体,力争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政府要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服务者。政府既要培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要强化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解决好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资金问题。在大多数产学研合作模式中,都是由企业出资金,高校或科研院所提供科技人才和科研设备。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难题,企业单独出资面临较大困难,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资金来源,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降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提升企业参与创新的意愿。

政府要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引导者。政府需引导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前者需要尊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利益和需求,充分考虑创新的贡献率问题;后者需有效应对成果转化风险、创新失败风险等,尽可能地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有效减少创新主体的损失。

2、充分重视企业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承担着开发、转化、应用和推广的职能,需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企业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主体地位,从机制上推动其实现持续性的技术创新。企业也要主动贴近市场,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提供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益。

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企业集聚,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在创新目标、资源配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不断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创新,重点支持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

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虽然具有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但科研人员不足、科研资金缺乏、技术不够雄厚等难题普遍存在,在引进和使用新技术、参与科研项目和自行开展技术研发方面普遍存在困难。因此,需着力扶持中小企业做好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中小企业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并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3 、高等院校要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激发职业教育的活力,使产学融合更加走向深入,让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应用。       

校企合作要“无缝”对接,优化专业设置,模拟相关岗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们不仅可以在实训室里真操实练,还可以直接参与实际项目,与实训工程师一起进行设计、研发、制造,成为上岗就能上手的高技能人才这样也满足了企业对个性化用人的需求。在校生要更多地参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实践,提升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科提供支持。高校必须彻底打通关卡,在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相贯通的基础上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瓶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目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绩效已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考核评价体系,高校作为科技研发的主阵地,其作用尤为独特,既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来源,又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将成为衡量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美国斯坦福大学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她的“进取、创新、实用”办学方针使之教学和科研站到了世界的前沿,其与企业的合作成就了硅谷,也使自己成了硅谷的心脏和大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斯坦福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造就了硅谷的昨天和今天。她还培养了众多高科技公司的领导者,这其中就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罗技、思科等公司的创办人。此外,斯坦福大学的校友涵盖30名富豪企业家及17名太空员,亦为培养最多美国国会成员的院校之一。根据《福布斯》2010年盘点的亿万富翁最多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名列第二,亿万富翁数量达28位,仅次于哈佛大学。截止至2018年8月,共有81位斯坦福校友、教授或研究人员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七。

4、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科技研究和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资源,促进科研机构创新发展。

6月27号,由安徽省缝制设备协会和白马服装商会召开的企业家圆桌会上,由白马集团汪登厚董事长提议创建一支10亿规模的产业促进资金,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来推进安徽服装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该资金池的创立,正是协会和企业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是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种有益尝试。

其实,民间资本成立研究机构在我国早已不是新鲜事了,华为、福耀玻璃、比亚迪等等一众企业早已成立研究机构,推进中国制造业提质增效。我所工作的单位——合肥奥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于2005年,在企业成立之初就设立了研发机构,30多位工程师,每年300万以上研发资金投入,使这家企业在中国缝制设备市场牢牢地把了主动权,产品还远销国外。公司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截止到2021年底,公司已先后获得了24项发明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82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证书。2010年、2011年公司分别获得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和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017年、2020年公司又连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商标有27件,其中“服装大师”、“箱包大师”、“羽绒大师”、“斯米特”、“图王”、“布王”等已成为业内著名的自主品牌。企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安徽省制造业示范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安徽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合肥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合肥市企业技术中心、合肥市大数据企业等诸多荣誉。企业目前还是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院校大学生实训基地。

总的来说,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把存在的“聚焦需求不够、供给和需求错配、动力和能力不足”等短板补上,打通产学研体系,丰富产学研合作模式,拓宽产学研合作领域。不断提高“政产学研”合作的层次、质量和效益。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合作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组合形成一段时期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新的科技创新生态,才能把合肥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之都。